意识从哪里来?一场揭示“更强大脑”秘密的会

人民日报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赵竹青)意识从何而来? 11月1日,脑科学专场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学术发展报告厅正式开幕,邀请与会嘉宾深入“强脑”世界,共同探索意识的起源与未来。这项活动基于大脑产生思想的想法。以“一切源于心灵——谈大脑与意识”为主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认知科学与心理健康国家重点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升先生,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基础科学部资深教授刘佳先生上台。近100名大学生、研究生和年轻人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罗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脑图谱与脑启发智能研究所所长于翔,共同探讨脑与意识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话题。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者的主题演讲中,何生系统阐述了意识的本质和产生机制,进一步探讨了意识研究、脑机接口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对“自我意识”这一深刻话题进行了科学思考。这对大脑神经元的研究已经从哲学思辨转向实证科学研究。了解大脑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于探索人类的终极境界,而且对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心理健康等领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讨论环节,罗黄先生担任嘉宾主持人,与何胜先生、刘佳先生、于山先生等人聊天交流。报道称,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学术发展大会是一个针对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专栏,讨论人类是否有自由意志、是否应该接受脑机接口技术带来的“认知增强”的未来、人与计算机是否频繁互动等问题。会导致人类认知的“进化”还是“退化”。我们正在考虑。报告厅将继续邀请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创新团队,现场讲述挑战传统的前沿研究、有效的改进技术、挑战认知的创新理论、改写行业规则的研究。